电影《流浪地球》大年初一上映,不出意料地占领了春节档票房和话题榜首。这部被称为中国硬科幻开山之作的电影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作为中国科幻文学最知名的代表,刘慈欣始终探索着汉语表达宇宙、时空、技术的可能性,尝试用科幻抒发当代中国人的豪迈和悲悯。在评论人飞氘看来,刘慈欣的文字体现着卡尔维诺所谓的“轻与重”之间的巨大张力,他的轻来自宇宙的空灵,他的重则来自对中国的贫穷和落后的深刻体验,无论《乡村教师》还是《中国太阳》,人类情感都在冰冷宇宙中得以释放温度,卑小的个体与壮阔的时空实现了联结。而最能体现刘慈欣对“重量”感受的,莫过于《流浪地球》。这个关于“逃逸”的故事以不断“叠印”沉重感为乐事,命运在逃出死亡之前必先付出沉重的代价。与此同时,刘慈欣还在他的科幻世界中完成了对近现代中国核心命题在星际尺度上的再表达,即对生存的焦虑、对进化的执着和对科学的崇拜。《流浪地球》中,人类正是依靠残损的工业体系来
作者:徐志摩我一直相信一句话: 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所以我也相信:无论我走到哪里,那都是我该去的地方,经历一些我该经历的事,遇见我该遇见的人。昨天,是一道风景,看见了,模糊了。时间是一个过客,记住了,遗忘了;生活是一个漏斗,得到了,失去了。一岁年龄一岁心,时光打磨成熟心。岁月,让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越来越深。世上没有不平的事,只有不平的心。不去怨,不去恨,淡然一切,往事如烟。人的成熟不是年龄,而是懂得了放弃,学会了圆融,知道了不争。有些苦衷不言痛,不是没感觉,而是知道说与不说都一样。那些暗伤,不是不在乎,而是懂得了慢慢修复。没有谁的生活始终充满幸福快乐,总有一些痛苦会折磨我们的心灵。我们可以选择让心静下来,慢慢沉淀那些痛苦。如果总是不断地去搅和,痛苦就会充满我们的生活。人生,哪能事事如意;生活,哪能样样顺心。所以,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
我不知道我与父亲的距离感是否因为我一岁多才第一次见到他三岁多才到他身边一起生活。 母亲说那时父亲给母亲写信说孩子都一岁多了我还没看到过,带孩子来吧。母亲由大舅帮陪着带我去探望远在五百多公里以外的父亲。随军时,母亲带着三岁多的我和一岁多的弟弟,我们一家团聚。后来又有了二妹和小妹。 幼年关于父亲的事情大多不记得,印象很深的是父亲对我们管教严,有一次吃饭,弟弟见有喜欢的菜就连着吃,父亲说一口饭一口菜,弟弟答应,吃着吃着忘了,又连着吃起菜,随后马上意识到,旋即缩回了执筷伸向菜的手,嘴里念叨着一口菜一口饭。 父亲恪守食不言寝不语。我们家吃饭时只要父亲在家,饭桌上就都不许说话。习惯了这样,我一般吃饭的时候很少说话,有同事看我吃饭聚精会神,说我吃饭都能这么认真,我只当是夸我。其实后来我们家人一起吃饭时,也会时常唠一些嗑,只是这种改变发生在具体什么时候不记得了,应该是我们都长大以后的事。 父亲
一 故乡已经落雪,绥绥然下地。 银装素裹的大地,应该还是跟记忆里一模一样的满目晶莹吧? 而千里之外的我这里,雪将至未至。 雪前,是摧枯拉巧的冷。 满城尽带黄金甲。 到处都是梧桐树的落叶,一层又一层的,踩在脚下,软绵绵的,一如地毯。 落叶不停地被清扫,于是露出原来的黑幽幽的沥青路面来。 其实,待到雪化的时候,一点一点逐渐显露的层次感,在我看来,似乎更有韵味。 二 我一直相信,雪是水做的精灵。 先是升腾为气,即而聚集成云,再者固化为雪,而后飘落如花。 最终依然回归大地,融入江河湖海。 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雪之精灵一直都在奔跑,从北往南,所到之处,世界纯白,万物肃杀,只是到了一定的地界,便戛然而止,于是分割出不同的天地来,让人惊艳。 雪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是吧? 三 老家很多人的名字跟雪有关。 大雪,小雪,跟雪,白雪,瑞雪,雪梅,雪樱,雪兰,雪茹
“《刀尖》才是我愿意坦然承认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谍战长篇。”日前,茅盾文学奖得主、首位入选“企鹅经典”的中国当代作家麦家的这部谍战长篇修订新版由上海九久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刀尖1:阳面》《刀尖2:阴面》两册精装推出。新版30%大幅修订:“重新出发,像坐船去伦敦”在相继出版《解密》《暗算》《风声》并大获成功之后,2011年,麦家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30万字的长篇《刀尖》,并分上下部出版。这部匆促之下写就的有些粗糙的长篇出版后引来一些读者的批评。麦家2016年在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中坦诚地回顾了这次写作,承诺要重新对这部作品进行修改、再创作,并请现场观众作为证人:“当我被很多人追捧的时候,我放弃了自己的一种要求,我丢失了本来应该有的一种耐心。……那是我的一个伤疤,那里面真是破绽百出。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奇怪,我怎么会如此的不爱惜自己的羽毛。现在一想当初我怎么会这么轻率,这么愚蠢,简直
1952年,北京东华门人民日报宿舍迎来了一个女婴的诞生,由于那一年全国正开展“三反运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做父母的都是人民日报的编辑,对政治比较敏感,所以给女孩取名叫“三反”,随母姓李。这个名字在当年很常见,有蒋三反,陈三反……女孩从小唱的儿歌就是:“反贪污、反浪费,官僚主义我反对。”三反还有个哥哥,小名叫老虎,当时大人们就故意逗趣说“三反打老虎”,小姑娘听不懂:“我并没有打哥哥呀?”这个名字一直叫到七岁。女孩要上小学了,还是需要一个正式点的名字,于是父母开始思考给她改名。一天,父亲晚上做梦,梦里选取了一个现成词当女儿名字。于是新名字就这么敲定了:银河。多年后,李银河的爱人王小波在信中写道:“你的名字美极了。真的,单单你的名字就够我爱一世的了。”其实这个美丽的名字背后还有一个一直作为小名的“三反”。当年的小女孩三反现在已经66岁了。2012年从中国社科院退休后,李银河偶尔回北京
越来越觉得,最真实的幸福,来源于平平淡淡的生活。不争不喧,心素如简。人生很短,匆匆如白驹过隙,仿佛只有一朵花开的时间,却也难免朝来寒雨晚来风,让我们无暇沐浴阳光的馨暖,无暇欣赏隔岸的风景。我们无法握住时光匆匆奔赴的脚步,亦无法预测前路的阴晴雨雪,能做到的,就是坦然接纳,欣然面对。接纳是最好的温柔。接纳岁月的好,接纳岁月的坏,接纳一个人的出现,接纳一个人的再也不见!岁月如风,当生活的芜杂和喧嚣吹皱一池春水,还是把心停泊,靠岸,坐下来梳理一下心情,审视一下前方的路吧。如果走错了路,要记得转弯。生命中的许多繁华,不过似海市蜃楼般虚幻;人生中的诸多追求,也只如空中楼阁般缥缈。与其穷尽一生追求那些得不到的东西,不如珍惜身边的人,走好脚下的路。多少繁华,不过是人生海面上的白帆一点,随着时光航行,终会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岁月的风吹过时,才发现原来在意的人和事,不过是途经岁月的无痕旧梦。一个转身,岁月就随
时光微步,岁月静缓,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辗转到十月的第一天,挥别灿烂活泼的九月,迎来静美微凉的十月。在十月的时空下,找一个特别的日子,整理以往,畅想未来,也轻轻地对自己说一声:9月再见了,10月你好啊!在2018仅剩的1/4时间里,继续为爱付出,为梦想不懈,为幸福努力,为自己而活!⒈十月是休养的季节十月是从慵懒的长假开始,找一些时间放空自己,享受假期的宁静与惬意。舒舒服服的睡几个饱觉,或者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不辜负了这秋高气爽的好天气。找一个好天气,叫上几个好朋友,去一次郊外的野游,带上秋天成熟饱满的果实,还有新酿的美酒,喝醉了,躺在一棵金黄色的树下,做一场属于秋天的美梦,梦醒了身边落满了蝴蝶般的叶子,生活本该如此美好宁静。做一次丰盛的餐饭,煲一次老火汤,让生命在这个季节得到滋养。让疲倦的心灵来一次好好的休憩与放松,接下来,步子慢一点,稳一点,向秋的深处,隆冬的伊始走去。九月,告别烦恼与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