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阳百花湖唤醒春天** 以68座翡翠岛屿为序章,乘舟穿行碧波之间,看白鹭掠过初醒的青山,这里是被《中国国家地理》私藏的“贵阳后花园”。 **闯入平坝樱花海的世界级浪漫** 70万株樱花在2.4万亩茶园肆意绽放,粉白云雾淹没了地平线。 无人机升空的刹那,你会懂得何为“地球最壮观的春日情书”。 **天龙古堡·凝固时光的军事传奇** 触摸明代江淮石砌民居的冰凉质感,当地戏面具在铿锵鼓点中舞动时,沈万三后裔仍在用600年前的乡音诉说往事。登顶天台山伍龙寺,悬空古寺与喀斯特峰林共构武侠秘境。 **云峰古堡探秘手册** 在更野性的云鹫峡谷徒步,穿过明代箭楼与斑驳寨墙,山巅古寺的铜钟声惊起群鸟——这是连旅行指南都未曾收录的原始屯堡记忆。 **乌江源百里画廊的山水暴击** 当游船切开翡翠色江面,两岸千米绝壁如巨幕展开,化屋基苗寨的飞檐从悬崖边刺破云雾。在这里,
虎头,我过去有所了解的就是昨天参观的要塞。而它作为乌苏里江的起点只是到了虎头才认知。一代人的记忆,珍宝岛,距离虎头镇只有70公里。虎头是鸡西市虎林县下属乡镇,很多人都知道鸡西,可没多少人会把鸡西和珍宝岛联系起来。世界还是亲身走出去,才会尽可能认识的更全面。 边陲小镇是清新闲适的,夜雨让空气有些冷爽的感觉。清晨,附近的小早市陆续有当地人卖上了瓜果蔬菜,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各鱼行和渔民凌晨下网打捞的,“三花五罗”、狗鱼,江鲤等乌苏里江特有鱼种。几元、几十元,甚至将近二百元一斤,高中低档选择多多。以往有以为只有新疆布尔津有狗鱼,原来这里也有,难道额尔齐斯河与乌苏里江处于接近的纬度有关吗? 再去江边走走,宽阔的江面超出想像,对面俄罗斯的茂密森林中隐约可见几个建筑,但不见人影。“乌苏里江起点”石碑处拍拍照,顺着江边走,有另一块“乌苏里江”的石碑是郭颂题字,他的一首“乌苏里船歌”让全国人民知道了乌苏里江,
上次乘坐飞机出行恰好是21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中越边境线旅行后从南宁回返。 酷爱户外旅行,十多年来,国内外飞来飞去,这是第一次间隔时间达半年之久才“重回苍天”,也算是最长一次了!这疫情闹腾的,真是够人呀。 每个人的爱好不一,有人说出行,尤其远方,舟车劳顿,太累!对于我们 ,这就是“累并快乐”的兴趣!就像有人愿意打麻将坐着几个小时不挪地,对我那就是很累很无趣的娱乐! 人生无常,喜欢的,有能力能够满足的,那就去执行。很多人只是流于等待再等待,其实,每一次等待都是错过,就像这三年疫情,多少人有过多少的错过。有些东西错过,就是一生。今天听朋友说她邻居,很开朗健壮,昨天突然就没了,毫无防备!上午和斯里兰卡的同行聊起她们的现状,没有燃油没有电,食品药品价格暴涨,全国几乎停摆,她这原来中产阶层,也是过了今天不知明天咋样,满是绝望。几年前我们去这个国家,她们满是幸福的快乐洋溢在脸上,这世界变化快!
最美的景色,没遇上最好的天气。不过,没有风雨的假期也知足了。迷雾森林中老黑山难忘的户外穿越体验,海岛的行程能够按部就班如约画上句号顺利回返。海王九岛,名字很有打动的诱惑,但却没有名副其实的火热红火。我记忆的二十多年,它做为庄河当地推广的旅行目的地,一直是不温不火。而我,除了二十岁左右来过一次,十多年前户外群体“大连自游族”兴盛时,在其中的寿龙岛策划过一次年会外,并没有过多的重复印记。但我知道,那里的风景很美,在中国的海洋中,绝对有举足轻重的地质景观。只是,近些年来,倾向于远方的“江湖”,淡化了家乡的优质旅行资源!从庄河港上船,经石城岛,一个半小时左右到达海王九岛的行政中心王家岛镇。途中的海岛岩礁众多,伙伴们已然惊叹大连竟然还有这样的海洋景观。因为大部分人以往的海岛经历都是从皮口港前往长海县的各个到岛屿,每个岛屿相对独立,航线上相对空泛,只有茫茫大海的视觉,我们的行程设计丰富合理。下船到达渔
海拔1075米辽南第二高峰老黑山让今天一起穿越的队友见识了什么叫爬山。没有征服的欲望,只是很久没来走走,惦念了。这个端午假期,便把老黑山纳入行程之中。实际上,老黑山的风景指数在辽南并没有太大优势,山路崎岖艰难,对于普通旅游者并无吸引力。能够吸引户外爱好者的元素其一是石海。在老黑山主峰半山坡那几处由巨石汇集而成的巨大石坡,据说事冰河世纪的地质遗址。由于巨石犹如一条大河从山上倾泻而下,所以人们又叫它古石河,也有人称其为“天意石河”。另外,被誉为“植物活化石”的天女木兰也只是这里得特色古老植物之一。属第四纪冰川期幸存的珍贵稀有木本花卉,被列入国家濒危植物名录,对生长环境选择性极强,大多开在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这个端午天气阴沉湿润,对于户外运动无疑是个考验。到达位于庄河蓉花山乡小峪村的老黑山脚下仰望,山峰云雾缭绕不见真面。一行13人的队伍面对的即将是一场迷雾中的森林探索。近些年来即使当地人也很少上
赶上这样的天气爬爬小黑山也是很好的。不需要晴天的蓝天白云,氤氲的雾流中体验这烟雨朦胧的意境。树林的叶片上装点着晶莹的水珠,空气湿润弥漫着舒适的夏凉。刚刚好的温度和意境,足以让我们喜欢户外的心,累着,也会有浪漫的心情。这样的山野时光,适合抒发,适合漫不经心的行走。是的,夏天来了。空气里飘散着槐花的余香,翠绿的树下,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没有大面积的聚集,只是一块,或者几块的,不时出现在山路的两边,犹如上帝不经意的随手散落,不时的看见有石刻在上,顿时有些文化的氛围充斥于山林中。半山一个亭子上挂着一个“诗经画廊”的木牌,云雾里很有一种诗怡仙情。类似的几个亭子布局于山路两边,没有过多修饰的树干,被麻绳捆扎,设计安装为台阶的护栏。台阶的石缝间或长了些不知名的植物,在雾气中向前延伸,就像原始森林古老山庄的幽静小路,立马勾勒出自然质朴的古老庄园风格。站在流雾飘舞的山脊,也是一种别样的美。仰头迎风,飘起的长
“五四”攀爬大黑山“大刀背”以后相隔不到一个月,我们今天再次进军大黑山。大黑山规模并不大,但可以行走穿越的路线很多。东西南北,均有路线上下,各种组合,可以有不同的风格,休闲,重装,徒步,攀岩等等,强度,性质不一,不同级别或是不同定位的户外爱好者,在这里都能有适应自己的路线选择。我们这次路线的主题是“寻找猫头鹰岩,行走小刀背”,字面既能理解这个线路的特点。富有特点的悬崖峭壁、象形山石、自然景观等,虽然很多没有正式名称,但多年来,许多驴友经过长时间攀爬探索,在相互交流过程中,逐步约定俗成了一些大家认可且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特色地名或独特景观。说是寻找,其实对“猫头鹰岩”的具体位置已在专业户外地图上有明确定位,顺着自己预先规划的轨迹行走便可到达。细心不够,提前一个路口下车上山,查看运行轨迹发现偏离,索性将错就错改变预定路线,但计划要看的目标还是要到达,对于大黑山路线的熟悉,可以让我们游刃有余的变